武昌区精准救助经验向全国推广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0日讯通过多维度综合评估困难程度,精准锁定救助对象,并研判分析救助需求,综合施策定制“帮扶包”。近日,民政部通报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和2022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情况,将武昌区民政局“综合评估救助帮扶,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列为优秀案例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记者了解到,武昌居民陈玉(化名)是受益者之一。她被确诊患有尿毒症,每周需接受透析治疗,因病支出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窘迫,被纳入低保保障范围。陈玉的女儿正在上学,丈夫因需要照顾陈玉,没有稳定工作,家庭主要依靠老人退休金及低保金生活。在主动发现这户困难家庭后,区级组织街道开展入户核查,结合多维评估结果,全面掌握困难诉求。

街道综合研判小组从基本生活、教育、住房、生活照料、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救助需求。经分析,陈玉家庭救助需求集中在家庭经济帮扶、心理支持及重建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街道综合研判小组拟定了帮扶方案,除了予以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外,更是为其协调就医绿色通道,解决就医难等实际困难。

社工也加入帮扶行列,主动与陈玉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并协调了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作为她的家庭医生,定期为她开展身体检查、提供用药咨询等服务。同时,链接爱心企业及辖区单位与陈玉开展结对帮扶,送去生活物资,缓解了该家庭的生活压力。社工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在他们的帮助下,陈玉一家逐渐回归到更有序的生活中,“我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武昌区以辖区人口数据库为底层数据,打通残联、医保、民政、卫健等15个部门的帮扶信息,形成区低收入家庭信息数据库。

记者看到,线上线下双架构多维度评估模型选取不同维度作为衡量家庭贫困的视角。线上主要从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维度评估,如家有90岁以上老人可得4分,重症患者可得5分,办理失业登记可得3分;线下则从生活环境等维度评估,如厨房面积是否小于3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费品数量是否小于6等。

“线上利用大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关联分析、综合评估,快速实现对困难对象的初步筛查;线上无法共享获取的信息,通过社工入户核查完善‘能够直接反映困难群众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具体信息”,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动设立监测预警机制,智能筛查达到预警分值的疑似困难家庭。并建立了主动发现网络,设立了综合研判小组,根据致贫原因,提出针对性帮扶干预措施,建立一户一策具体救助帮扶方案。

市民政局低保中心负责人表示,武昌区综合评估救助帮扶试点紧扣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主题,从多维度综合评估困难家庭、多层次综合评估救助需求、多举措综合实施救助帮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今年,将在全市推广武昌区试点先进做法、典型经验,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张阁阁 张曼舒)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