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双髻仙山的文物胜迹与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

文/黄天柱

名闻中外的洛江区马甲双髻何氏九仙山,不仅以风光旖旋、精气清爽、雾霭萦回、祥云瑞彩的美景称著。尤其是文物崖刻罗布其间和香火鼎盛的丰山洞(双髻寺),而声腾闽中,是一处绝佳的民间宗教旅游圣地。

山上因历史上很多名人适兴期间,遗留胜迹比比皆是,故其人文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摩崖石(诗)刻,如仿宋朱熹诗刻、蔡希秋仿宋王十明“佛国”字刻;明代陈玉辉、陈大玠诗刻及“观日台”字刻,张瑞图《鸡禅家碑》刻;清代庄俊元“月到天心”崖刻、余发留与住持普宪诗刻、苏志道联刻,林先声、王颂平、黄和平等诗刻,以及“岩谷云梯”、“殊胜境界”、“一到清心”、“逸兴”、“天趣”、“无量”、“一味甘泉”、“丰天池”等一大批古今名人摩崖诗、联、词、字刻,光辉四射,交相辉映。

人文景观尚有河市到马甲山路上的望仙亭、荷潭印月亭、白鹤腾空亭、正心亭、宽心亭、洗心亭分布其间。山中名胜景点,有九仙天门、小隘门、丰山仙洞、白水岩寺、朝天阁、伽蓝殿、檀樾祠、天公亭、观日台、仙脚迹、仙棋盘、仙井、出米石、山洞、杨海洞、仙排格、仙茶树、藏杉井、石林洞、一线天、飞来石、狮耳孔、双髻云海、双龟听法以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增景点如环山石路、仙灵桥、通仙桥、空中缆车、洞庭楼、水永亭、栖云亭、立鹤亭、炼心亭、烽火台、步云亭、入云阁、畲族寨围墙、仰恩大学村,……新旧景点交映,动静有机结合,使众多香客和旅游者,目不暇接,足不闲驻。

名闻遐迩的双髻山,不仅仅是在于景色的优美,其兴盛的原因则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据《泉州府志》载“在四十六都,距郡城北五十余里。水旱祈祷,岁则大丰,亦称丰山”。清道光《晋江县志》称“水旱祈祷,岁则大丰,故名。山顶有双丫,亦名双髻峰。仙神很灵,祈梦者无不符验”。志书的记载,跟笔者孩提时听先人与乡老所传闻大体相符,且故事情节极为丰富生动。

1995年,笔者非常乐意应杨清江先生之邀参与《双髻仙山志》的评审会。杨先生发给1994年11月印发的油印本评审稿中,并无收入流传于吾乡的3则历史人物与仙梦有关的民间传说,即刘会的《海里捞针》、骆台晋的《嫂嫂金言成谶语》、孙经世的《梅花深处在深处》。为此,笔者于1995年把这3则传说整理,未署名交由杨清江先生,收入1997年编的《双髻仙山志》卷八“民间传说”之中。这是笔者为丰富仙梦的民间传说,而作出一点绵薄之力。但1999年编印的《双髻九仙传说》一书,却将《海里捞针》和《梅花深处在深处》略加改写,署上“倪某某”、“林某某”的名。

但他们对这2则传说的原有背景没有深入了解,故“改写时产生了一些地点、时间与情节的错误,并使人感到有画蛇添足之感。至于提出此事,无非是希望今后对仙梦传说的编写整理时能更加准确反映其原貌。

双髻仙公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签诗和圆梦之中。在求签和祈梦中,只要是虔诚的求取,不论是达官贵人、绅士豪富,或是凡夫俗子、劳人走卒,仙公都是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

仙公签诗共有100签,其内容极为丰富多彩,跨越的时间,长达数千年之久,自盘古开天辟地的远古的故事谈起,历经三代、秦、汉、三国、魏、晋、唐、宋、明各个朝代,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

①成语典故:如32签的管鲍分金,所讲的是春秋时期人,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典范;34签的孔子问礼,叙述孔子向能人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

②历史故事:有95签虞代舜帝历山耕田;76签的夏禹治水;12签的春秋时,孔子遇子夏;65签的战国苏秦不第;13签的程婴藏孤儿(赵武);93签的韩信归汉;25签的汉高祖丁公(固);30签的楚汉争雄;49签的苏武牧羊;第8签的三国时三请诸葛;98签的关羽困土山;71签的赵子龙救阿斗;19签的水淹七军;40签的唐代武后登基;70签的宋太祖登基;72签的宋江投宋,……

③民间传说:有11签周代郯子取鹿乳奉母;55签老莱子娱亲;54签东汉杨震却金;第7签秦代的孟姜女送寒衣;55签的黄香扇枕;39签黄巢试剑;83签宋代吕蒙正入窑;20签寿昌寻母;42签明代正德君嫖芍药……。还有本地的民间传说,如22签宋代王曾求雨;37签连理求火;43签明代书生遇君,即传惠安书生江中立遇永乐皇帝的故事。

④神话传说:如56签商朝的李靖遇仙;58签老君炼丹救世;18签皇天托日月;36签白猿偷书;80签王子求仙;17签龙女试雷有声;23签唐明皇广寒宫;31签洞宾仙黄鹤楼饮酒;15签朱文走鬼……。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民间喜闻乐道的大众文化。向仙公祈梦者,与求签的内容同样非常广泛,不论是求知时局、社会、人事、家庭、婚姻、运途、事业、兴衰、成败、灾祥、水旱……,只要仙公准许都可应梦。其形式甚为多样,归纳起来,就是隐与现2种。

现者,比较直观易解,可在梦中见到的梦境或听到的声音进行分解。如从前有1农妇已生1女,她上山向仙公祈梦,间请子嗣。她在梦中听见1个声音说:“一块”,第2胎真的生了1个儿子。她感到在农村中1个儿子势单力薄,还希望多生1个儿子。可是第三胎、四胎还是生了女儿,因为仙梦中已很明确告诉她只有“一块”(1个男孩)。

20世纪80年代,本地有一位女士,上山求梦,请问她在菲律宾的亲戚能否给予更多的支助。但她在梦中伫立在一棵小树下,结果是每年这位亲戚只在年关前寄一小笔过节费而已。因仙梦已启示着这棵小树,未能给她好乘凉的致荫大树阴。

记得1962年初夏的一个上午,笔者由抄小路往洛阳泉州时,在靠近洛阳的前黄路亭稍息。不久从洛阳方向走来三个邻乡的村妇,她们也入亭休息,却也一面相识。谈话中,得知她们昨天晚上到仙山祈梦。其中有一位对梦境尚不甚解,提出请笔者为其解梦。笔者时还年青,解仙梦是个新手,不妨试试。她说从目前看家中担头甚多,她问仙公自己要不要负担?她在梦中走入一家乡村合作商店,见壁上挂了很多竹挑(这是闽南常见一种两头弯钩竹制肩挑工具)。笔者问她是否买了?她说看后未买就出来了。笔者以为壁上所挂的很多竹挑,正如家中排在眼前的担头,你没有买就说明你不必负担。多年过去了,以后听说家事由其兄嫂负责,果然仙梦特准。

另一种仙梦显现者,只是时间性的问题,叫落山梦。仙梦指示在下山时,把要了解的事问遇见的第一个人。如从前有一个人,因结婚多年其妻尚未生育,他上山问梦仙公何时居子。仙公要他下山问所遇第一个人便知,故匆匆趁早离山。他遇见一个为龙眼树剪枝的人。他为让剪枝的人说好话,所以大肆称赞这棵龙眼长得茂盛,但那人回答:“不会生,长得茂盛有何用?”

另一种下山梦,就是仙梦中指示到家时问家中某人,或问邻居某人。如明代惠安张坂堤边村人骆台晋,登山请梦功名,仙梦指示回家问其嫂即知。骆台晋与其嫂素来不洽,到家后见其嫂在厅前簸米,不敢贸然即问。故心中着急地在厅前来回走动,无意中碰到其嫂簸箕,其嫂责带讥地说:“你是八座行吗?”台晋一听十分高兴,知其今后必登八座高官,就连忙说:“阿嫂好金言!”其嫂满腔恼怒回道:“好你个创(杀)头言。”此后骆台晋于万历十九年中式第3名举人,二十三年成进士。后累官到四川参政,又任监军,由于川中部分少数民族叛乱,他不顾个人安危,被倮倮族土酋奢崇明所执,不屈被杀。

仙梦中也有很大部分较为隐晦不易理解,或经过很长时间触景而悟者,其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笔者见闻有限,仅举数种参与讨论:

①辩字解(包括拆字解与拼字解):如从前邻乡有一农民都生女儿,他很想生个儿子延嗣,当时其妻又已怀孕,他就上仙山请梦,问仙公其妻此胎能否生男?他在梦中听见人言:“海不扬波。”此词原是祝贺出详的人,风平浪静,一路平安,是句祥语,所以他认为是个好兆头。可是其妻依然生了女儿,他自己无法解释梦境,即请一位有学问的先生来破解。这位先生确实不凡,他用拆字法解释。先生说海不扬波就是海里没有水,海去水就是“每”字,“每”字拆开即为“人母”,当然会生女儿。仙梦如此巧妙、深奥,非一般人可解也。

还闻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先生(时代与名字未详),曾上山祈梦问卜前程。据说他在梦中看到他的一只眼睛被盯在木头上,这一下却把他吓得满身冷汗。醒后百思不解,感到是不吉之兆。但他却依旧努力进取,举业连捷,官运亨通。他不时虽对仙梦寻解,依旧未能破解,到了他尊任相位时,才悟到眼即目,木与目连在一起即为“相”字。此为形象拼字法,亦非常人能解也。

②谐音解:民国其间,惠安有一个姓林的修船工人,家庭只有依靠其微薄工资维持生活。可是他受人引诱,染上赌博恶习,使本来赤贫之家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但妻儿挨饿受冻,他自己也因赌债累累卖身当壮丁。即将解送兵营时,其妻哭告娘家父母,其岳母为了可怜的女儿与外孙,才到处借贷,把他赎回。可是此人获解之后,赌性依然难改,其妻忧苦过日,闻双髻山仙公灵验,即上山祈梦,请问仙公其夫何时能改恶从善。仙梦显示她坐在大门坎上,见其夫从外跨入,他伸出3个指头,把其夫的裤子一拉说:“这裤太脏了,应去换掉!”她回家后,即请当地解梦能手玉显伯分解,玉显说:“按仙公所示,其夫3年必改。”又过2年的1949年,当地解放了,他的第3个儿子也出生了。由于人民政府严厉禁赌,这个姓林的修船工也改过自新,努力做工,照顾家庭,变成另一个人。这虽然是人民政府的功劳,但仙梦也极为灵验,原来“3指”并非3年,而是生第三个儿子时才能改变。“3指”与“3子”谐音,仙梦之巧构,令人叫绝。

③借代解:明代任监察御史的惠安人刘会,字逢甲,号盟海(或曰望海)。青少年时家贫而力学,是个穷秀才,且屡举不中,闻仙梦灵验,故上山祈梦功名之事。仙公梦中说“海里捞针”,按此成语直解,功名是绝对无望的。但刘会认为以其才学不在人后,他心中大不服气,还想再拼一次,妻劝他认命,他就是不从,故小有口角。刘会临行时,发现旧青衫已破一个洞,叫妻缝补,妻赌气不理。他只好亲自动手,但一时寻不到针,再问妻子也不开口,后见刘会急得满头大汗,才说针插在厅柱上。刘会快步到厅柱上取针,才发现针正好插在厅柱联文的“海”字上。刘会恍然大晤,仙公说“海里捞针”果然实现,认为今科乡试必中无疑。于是精神焕发,是科果中举人,并连捷进士。仙梦中解说的“海”,而是文字上的“海”,借代了真正的大海,这是仙公巧妙启示的另一种方式。

④词意合解:如吾乡前清学者孙经世,是位著名的经学家,其著作等身,然因文战皆以失利告终。吾乡历来普遍崇信仙公,他在失意时也上山请梦功名之事。梦中仙言曰“梅花深处在深处”,他虽学富五车,却亦百思不得其解。道光十一年,又是乡试之期,孙经世再次轻装赴省。参试之后,他一直留在省城等待发榜,结果依然名落孙山。他心头烦闷,漫无目的地到处乱走,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巷里,见一半掩小门,上有匾曰“梅花深处”。他顿悟仙公谶语,为探知“在深处”的奥秘,即侧身入内,见一片梅林,假山、奇石、亭阁分布其间。此为该科主考官、礼部侍郎陈用光与家眷驻处的后花园。孙经世人内不久被陈府家丁发现,被带到陈用光跟前。他是一位见过世面的文人,又无做什么非法之事,故坦然以对。陈询知他是经学家孙经世,陈也曾读过孙的著述,交谈之下,陈为孙的科场失利惋惜,于是便荐请孙经世随他人京,参加第2年的优贡考试而名列第一,入国子监深造,但不久因患脚气病逝于京都。关于仙公给孙经世功名的启示,既有“梅花深处”之匾词,也有“在深处”之寄意。

⑤意会解:如明代嘉靖年间,泉州秀才梁炳麟,数度乡试不举,他也上仙公山问梦功名之事。仙梦中告以“功名在掌中”,梁秀才以为仙公示他功名是在自己把握之中。故他毅然赴考,行前立言必中无疑,但依然事与愿违,无颜归见家人和乡亲,故流落他乡以说书为生。以后遇一位木偶师父,传以表演技艺,使梁秀才生活的说书,又加上精湛的木偶演艺,吸引更多观众。因此其声名大噪,被誉为“戏状元”的称号。至此他才悟出了仙梦的用意,“功名在掌中”就是指他掌握精湛的木偶表演技术,成为“戏状元”。

⑥比喻解:晋江有一侨眷王氏,因丈夫早年出洋到新加坡谋生,经营小生意,生活也过得安顺,每月还能寄钱供养妻子。可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洋沦陷,其夫从此音信全无。王氏在家年年盼望,依然未见只字,她不知其夫是死是活,终日沉浸在恐惧等待之中。她只有上山寄梦于仙公的指示,问下丈夫的消息。她在梦中见双燕衔泥筑巢于其家屋檐下,就请乡老解梦,即以为燕子春归,双宿双飞于自家檐下,应在明年春天,其夫必回,夫妻团聚,共整家园。原来其夫在日本占领新加坡时,退人山巴,到日本战败后,复出经营生意,略有积蓄之后,于三春归来,以应仙梦之准确也。“双燕”比喻夫妻,“筑巢”比喻共整家园。

⑦寓意解:如清朝的惠安张秀才,平时勤学奋进,为人儒雅清高,甚爱面子。他恐即将参加乡试未能中式,有碍脸面,所以他预先登上仙山请示前程。他在梦中见一棺材高高吊在树上,死者双足露出棺外。从梦境而言,十分恐怖,以为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凶兆,故惶惶终日,其妻王氏劝也无用。一日,王氏想到其父学识渊博,也是远近闻名解释仙梦的能手,何不请教于父亲。所以王氏偕张生到其娘家,一来请父解梦,二来散心解闷。张生将梦境告知岳父,他沉思片刻,拍案而起说:“此大吉大利之兆也!”张生忙问何解?其岳父答曰:“此象高棺露足,即寓高官显爵之意,贤婿前途无量。”此后张生树立必胜的信心,更加奋发攻读,仕途顺利,入选吏部。

今就上述情况,笔者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诸家:

①双髻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其历代的摩崖石刻,可以欣赏到咏景、抒意、赞颂的优美诗作,亦可从中领略到各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使游人雅兴剧增。尤其是山中棋布着金碧辉煌的庙宇宫观,独特多姿的亭台楼阁和优雅奇异岩洞花树,真是一派蓬莱仙境。它可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游人的审美品位和增强文化涵养。

②从仙公内容丰富的灵签中,可使人们了解到一些历史上发生的人与事,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增加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及所引伸的历史推理。这对普及历史知识是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样也加强了对民间故事的理解与宣扬,这就是仙公灵签中的重要文化内涵之一。

③我们还可从仙公灵签中的另一个侧面,得到一些扬善惩恶,审时度势的启示。使某些虔诚的信徒从中理解到为善最乐,为恶必报的劝善教诲。甚至可使少数为非作万的恶人慑于神威而不敢妄为,对安定社会,产生了一定积极的正面影响。故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也符合于宗教长期存在的社会价值。

④仙梦启示,形式特多,流传于民间者何止千万,上述只是摘录其中数列概谈而已。在解释仙梦时,他给人们以智慧、巧思、辩证与灵感。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谜语文化,其声形兼备、隐现并举、词意含蓄、寓意深沉、借代奇切、比喻恰当,字解玄妙、谐音奥趣,千变万化,意境超然。所以千百年来,从其人文与自然的景观、灵签的内容、仙梦的辨解和民问故事的流传,都大大地丰富了闽南历史文化内涵。今作小诗一首,作为本文结语:

屡上仙山兴致然,双丫兀立映云天。

虔诚稽首朝灵圣,文化传扬结善缘。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丛书《黄天柱文史类稿》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