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字是不该简化的汉字?没有简,是直接重造了

华,是我们的常用字,也是我们文化里有非常重要含义的字,如“华夏”、“华人”、“中华民族”等。

华字有三个读音,huā、huá、huà。它的本义是指花,所以读huā,用做动词指开花的意思;花朵是美丽动人的,所以又引申为光彩、华丽的意思;由此再引申到事物的精华,又引申指文采,用作名词,读huá;在用于姓氏时就读第四声huà了,“华山”也是读第四声 。

篆书

“华”字最早是没有草字头的,整个字的形状也像一朵花一样,上部像展开的花瓣,中部的两横像那花萼和花托,下面就是延伸出来的根茎了。在早期“花”和“华”就是同一个字,所以说“华”的本义是花,又可引申为美丽。

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隶书

而有草字头的“华”,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才在这原来的“花”基础上造出了“華”。所以在隶书中也就有了草字头的“華”。《说文解字》里对华的解释也成了“ 从艸从”。

后人对华的解释也就跟着《说文》变成了“荣也”。因为“华”从草,草色茂盛就是繁荣。

楷书

楷书中的字形依旧是延续了隶书的形态,只是在笔画的书写笔法上有些差异而已。

行书、草书

到了行书草书,都是为了书写便捷而做了连笔或者省略笔画的处理,但是其大概样貌还是可以辨认的。草书和行书中虽然有时会因为追求书写的便捷,而对字形笔画做一些减省,但是回到正常书写,写正文、公文时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貌,该有的笔画还是要有。

简体

现代的简化字“华”,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重组的形声字,上部的“化”作为声旁,下部“十”作简化记号。这个“十”的简化记号还是比较符合原来“华”字的一个记忆点的。

繁体字“華”形态构造是对称结构,非常有美感,其字形也很容易联想到繁华茂盛的样子。而简体字的“华”,虽然简便了,但是无论结构美感上或者字形解释上,都逊色于繁体的“华”,难怪有网友说出“简化字很有必要,但是最不该简化的就是华字”这样的声音。

简体的“华”虽然不如繁体的“華”有那么多优点,但是它笔画少,方便,这就是一个最大的优势,这也是当时的一个需要。至于现在,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只是对于学书法和看书法的人,在辨认行草字体时略有些麻烦罢了。

对于“华”和“華”之间的比对,你们认为怎么样呢?或许还有比“华”更不应该简化的字?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