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成美国头号毒株,蒙脱石散被疯抢 “阳”过的人还会感染吗?网传囤药指南靠谱吗?专家这么解答

2022年12月31日晚上,“阳康”一周的广州市民李明(化名)打算到地标广州塔打卡。晚上8点多,当他从番禺的家中开车出门时才发现,人实在太多了,“光掉头就等了快半个小时”。而在已经过了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其他城市,很多“阳康”也出来“凑热闹”,成都SKP商场、长沙五一广场等城市地标区人头攒动。

他们中,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刚感染过新冠病毒、有抗体,再加上已经接种三针疫苗,短期内重复感染的风险很低。若放在同一毒株下,这种想法基本正确。但最近,被网友称为“鹰头狮”的奥密克戎新亚型XBB.1.5正在全球卷起新一轮感染风暴。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当周美国40.5%的新冠感染病例由XBB.1.5毒株引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传播力方面,XBB展现出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全球目前获批的抗体药物都在XBB.1.5面前败下阵来,疫苗接种、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屏障迎来了一个狡猾的对手。事实上,2022年12月,BQ.1、XBB毒株已在我国检出。据专家分析,国内感染BF.7和BA.5.2,甚至BQ.1.1毒株的“阳康”患者,也不能避免XBB的再次感染。如何避免、应对新冠病毒多次感染的风险,将要成为国内防疫看得见的挑战。

代号“鹰头狮”,凭近100%增速成欧美头号毒株

在欧美国家,XBB、BQ.1.1分别被冠以“鹰头狮”和“地狱犬”的代号。这是目前全球流行度最高的两个突变株家族,从命名就可见其实力凶悍。

从进化起源看,BQ.1.1的父系毒株BQ.1在2022年6-7月份出现在尼日利亚,9月份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在英国感染数量四天内翻了一番。数据显示,BQ.1毒株成倍扩增的时间只需要一周,“地狱犬”BQ.1.1的传染速度比其父系BQ.1更快。

但它们都败给了代号为“鹰头狮”的XBB。作为BA.2.10.1和BA.2.75亚系的重组体,XBB最先起源于印度,最近在攻陷新加坡、泰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后,又在澳洲爆发。现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确诊病例中,50%以上感染的是XBB,其子系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根据美国疾控中心9月~12月公布的数据,与此前占据主要位置的BQ.1.1相比,XBB.1.5的相对增长速度要快将近100%。

图片来源:梅斯医学

outbreak.info网站援引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

2022年12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虽然BQ.1、XBB尚未在我国形成优势传播,但专家预测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可能会和BA.5.2、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形成一个共循环。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公开表示,“XBB.1.5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认为,它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直接在他的公众号上提醒,因为XBB、BQ.1.1这两种毒株已在多地检出,可能会带来第二波的感染高峰。

但从破坏力来看,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重症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增加。最新研究显示,XBB.1.5的致病力并未明显增强,与BA.2.75类似或更低。梅斯医学提到,从新加坡等地来看,XBB.1和XBB.1.5毒性比较弱。

刚“阳”过也会二次感染,XBB具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如果“最狡猾”的XBB、BQ.1成为优势毒株,我们会再次感染吗?现有疫苗和我们体内的抗体能抵挡得住这波冲击吗?

答案或许并不乐观。首先,“感染后半年内通常不会再次感染”的说法基本适用于同一毒株。

“目前,还没有在国内遇到反复感染的情况,在国外有反复感染的情况。”2022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司向在新冠病毒防治专家访谈会上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5.2和BF.7,都是BA.5的分支,感染后获得的抗体可在体内持续三个月到六个月,对同一毒株或类似毒株也有较好的抵御作用。司向表示,现在,国内出现了BQ.1.1和XBB等具有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导致防护窗口期缩短,重复感染的风险有所提高。

什么是免疫逃逸能力?人体特异性免疫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构成,这种抵抗感染的能力并非个体出生时就具备,而是需要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才能获得。当病毒再次入侵时,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可以快速将病毒清除。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通过与病毒颗粒结合,阻止病毒感染细胞,从而达到“中和”的目的。防感染的效果与有效抗体的中和滴度相关,病毒要在群体免疫的环境中流行,就会产生突变来逃逸中和抗体。

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分享,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新冠病毒逃逸新冠疫苗和自然感染诱导的中和性抗体。与BA.2相比,BQ.1.1有6个RBD突变,比BQ.1多一个关键突变;XBB的RBD突变则高达7个。

XBB的免疫逃逸能力究竟有多强?多位科学家都提到,XBB更能绕过人们从疫苗中建立的抗体,以及去年12月以来感染的不同类型奥密克戎病毒。曹云龙也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很讨厌的事实是,现有的所有疫苗,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对感染的预防作用都较弱,压制病毒传播的作用都不理想。

以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效力看,曹云龙表示,近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BQ.1.1.10、CH.1.1、XBB等对于三针灭活疫苗接种者的血浆显示出严重的逃逸能力,导致几乎测不到中和滴度(抗体浓度);即使是接种三针疫苗后又感染BA.1、BA.2、BA.5乃至BF.7的康复者,其血浆对于最新的XBB等突变株的中和滴度也下降到了接近检测下限。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根据梅斯医学,从曹云龙提供的研究数据来看,即使完成三针灭活疫苗,再感染BF.7,所产生的抗体对BN.1有中度抵御作用,对XBB.*的抵御作用很弱,部分人可能再感染;对BQ.1.*均有较高的抵御作用,可能会压制后续BQ.1.1的流行。但是对后续的进一步亚变体,包括CH.1.1.1和BQ.1.1.10均只有弱的抵御作用。

也就是说,我国感染过BA.5.2和BF.7毒株的人在BQ.1和XBB两个新变异毒株流行时,可能会重复感染。

对国内接下来的感染潮,梅斯医学预测,BQ.1.1和XBB.1来袭后会在国内迅速传播,并且会在未来2-3个月内逐渐趋于流行。此时,除去少数感染后产生超级免疫力,以及直接被BQ.1.1和XBB.1感染的部分人外,大多数人体内仍然没有抵抗能力,还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只有第二波感染完毕以后,奥密克戎带来的冲击才会基本停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国家,多次感染的情况已经被观测到。卢洪洲表示,尽管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比如三到四个月内)不会感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毒株流行或将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欧美国家,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可能一年内感染多次。

曹云龙则表示,如果出现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毒株,特异性地使之前产生的抗体失效,就可能更早地发生再感染,这种情况下很难判定感染后多久会发生再感染。而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各有不同,差异较大。以他观测的数据,一个人一年感染多次已经属于正常,绝大部分国家在过去一年都经历了3-4次重大感染高峰。

新一轮“囤药指南”?专家:不靠谱,没必要“抄作业”

面对还未大规模到来的XBB,公众保持着高度警惕,各种消息开始霸屏。有人称,“这玩意主攻心脑血管和拉肚子。所以,有条件的请准备蒙脱石散,补液盐(或者买两箱电解质饮料),整肠生,益生菌各种乳酸菌片,诺氟沙星也来一盒。”

李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已经看到至少5个人在传这个版本的“囤药指南”。虽然他不信,但还是抱着“有备无患”的想法去买药,结果发现多款药已经出现断货。

广州部分药店相关药品已断货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3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磊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传“XBB专用作业”并不靠谱。例如诺氟沙星胶囊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肠胃炎但不适用于病毒性肠胃炎,而且儿童群体不能使用诺氟沙星胶囊,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

至于网传图片中其余几种药品,使用时也有许多注意事项。张磊告诉记者,蒙脱石散是一种治疗腹泻时常用的辅助药物,它的作用是收敛保护肠黏膜,使肠黏膜渗出减少,缓解腹泻症状。

对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肠胃炎,蒙脱石散有着极强的吸附作用,能够吸收病毒一起排出,所以的确有帮助,但其颗粒比较难排出体外,留在体内可能造成便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已有多位儿科医生呼吁大家理性使用蒙脱石散。

“我觉得没必要去囤这个药,其实腹泻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不是止泻,而是补液。”张磊表示,比起使用止泻药,腹泻时更重要的是防止脱水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部分新冠患者在恢复期出现了大便异常的性状,但大多没有到要用止泻药的程度,只要补充点水分,调节饮食结构,或者吃点益生菌都会有所帮助。”所以,如果患者没有脱水风险,医生一般不会推荐使用蒙脱石散。另外,图片中的口服补液盐散(Ⅲ)主要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

此外,网传图中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属于益生菌类。“但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不是肠道菌群失调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使用益生菌治疗作用不大,且益生菌在使用期间要避免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药效发挥。”

张磊表示,XBB毒株与之前毒株的差异主要在于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更有利于传播,但是其是否更多地引起腹泻等肠胃道症状,目前国内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数据支持。而且每个奥密克戎感染者都会有个体差异,症状有轻有重。

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张磊明确表示,还需要继续观察。

记者注意到,2022年9月至10月,是新加坡奥密克戎BA.4/BA.5波向XBB波过渡的时期;整个10月,XBB已占主流,到了11月,XBB占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从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9月1日至11月30日的死亡数据来看,奥密克戎BA.4/BA.5和XBB病死率较低。综合来看,有疫苗基本保护的,病死率为0.024%;即便是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病死率为0.067%。

图片来源:新加坡卫生部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