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门不对称的情况及原因

在我发表的《老牟平城门在今天牟平区的具体位置》一文后,有读者留言,说我标准的牟平南北城门的位置不对。我询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的依据是“南北城门不对称”。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在原文已经明确提到,康熙年间流传下来的牟平城图就是南北不对称的,南门要偏东一点。这与近代牟平县志、地名志里记载的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牟平的南北城门一直以来就是不对称的。这点应该是读者没有仔细阅读文章,就凭自己的直觉(觉得古代城门都应该是两两相对)下了结论。

我在原文中已经明确说了这一点。

其次,我想说一说古代城门是否一定两两对称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城市建设已经有了科学的规划,有明确的宫殿区、作坊区和居住区划分。这时,有人总结了前人的建设经验,撰写出《考工记》一书,书中还配有一幅王城图。这本书后来被补录进到《周礼》中,成了历朝历代进行城市建设的普遍规范。

《考工记》里的周王城。

《周礼·考工记》一书中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思是营建国都的规模要方圆九里,有四面城墙,每面城墙上开三个城门。城中的道路有横九条、竖九条。王宫的左面设祖庙,右面设社稷庙;前面是朝廷办公场所,后面是市场。

《考工记》里提到的城市确实是城门、城墙、道路都对称的,但必须注意的是:《考工记》所述的城市营建要求,指的是王城都城

这种建设规范虽然也给后世各地的府城、县城建设提供了参考,但具体在落实方面,却有大量因地制宜、因需改造的实例。

一、北京城

“内九外七皇城四”,这句话概况了北京城的格局。但是,北京城是选址、城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辽代的北京城长二十七里,有八个城门。

金中都时,城墙长三十七里左右,周围砌以砖,有十二个城门。

元代刘秉忠等人遵循《周礼·考工记》关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记载,规划建造了元大都。元大都城墙长六十里,设十门。

明永乐帝朱棣定都北京后,将南城墙南移八百米以修建皇城。至此北京内城及城门落成,城门由原先的十一个变为了后来的九个。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在历朝历代的变化过程

如图所示,连北京城都不是所有城门全部对称的关系,北面两门、南面三门。

清末北京城图

而且不止城门不是全部对称,北京的中轴线也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条直线

1952年5月,北京市房管局测量队对旧城中轴线进行了实测,在中轴线上选取了几个重要节点作为实测点:永定门北侧的门中心,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各门南侧的门中心,神武门北侧的门中心,景山万春亭南侧中心,地安门鼓楼南侧的门中心。本次测算结果是:中轴线上实测点的各个门的中心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1964年9月,北京市房管局测量队对中轴线进行重测。经过精准的测量,得出的结论:其一,北京中轴线永定门到钟鼓楼的确不在一条直线上;其二,正阳门到地安门误差不到1米,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其三,北京城中轴线把北京城分为两部分,但并不在北京城正中,东半部要短于西半部,即东城墙距中轴比西城墙近251米。

中国的传统建筑非常重视中轴线,中国古代传统是帝王所居应为天下之中

不过,从元大都的建筑格局来看,整个城市的中轴线并不明显,大都城的“中心之台”(中心阁)是城市的中心点,而它与皇宫大内的中轴线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元大都的中轴线,在中心台附近分了两岔的原因所在。

元大都复原图。中心阁我用红圈标明了。

明代,北京城的中轴线重新设立了一个取代元大都“中心之台”的全城几何中心:以开凿太液池和挖掘护城河的泥土堆起的景山(当时命名为万岁山)。直至民国晚期,它都是北京全城的制高点,站在万岁山主峰,就可看到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承天门,穿过故宫中心御道,越过万岁山主峰,一直向北,止于钟楼、鼓楼。明清时期,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遂出现中轴线两端略有偏离的现象,但是,紫禁城的这一段仍是一条直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了这条中轴线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四角坐标推算中心坐标,以确保纪念碑的中心点在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上的相关建筑如国旗杆、毛主席纪念堂等,也准确地建在中轴线上。

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中轴线建筑模型图

总而言之,元代的北京城中轴线并不是直线;北京的城门也一直不全是两两相对的。

首都尚且不完全对称,各地府州县城就更是各有各的具体情况了。下面举几例来说明。

二、其他城门不对称的城市

我前几年去济南的时候,回来写了游记(《历下协奏曲》),其中就提到过济南老城门不对称的问题,当地流传着谚语:“三山不显出高官,四门不对出王位”。

“四门不对”,即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并不是两两相对的。南门略处正中,东门偏北,西门偏南,北门偏东,南北、东西并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明府城。我用红色标出来的就是四个城门的位置

安徽省桐城的古城,是我国唯一的正圆形城池。

安徽桐城

江苏的丹徒县城则是不规则的城池。

江苏省丹徒县

清代真定府的南北城门不对称,城墙东南缺角。民间流传着该城形似官帽翅的说法。

呼和浩特的绥远老城四门不对,鼓楼不正。

其中的西门、南门都直对大街和鼓楼,而北门、东门则与大街和鼓楼不在一条直线上。

绥远城地图

甘肃的平凉府城,明清时期的五个城门道路都不相对,每个城门进入之后,道路也不直通,每条道路会出现丁字街口以及拐角路口。

平凉府城图

山东招远县明清时的老县城,有四个城门,但却没有西门

山西长治城南城门与北城门不相对,东城门与西城门也相错近10米,城中道路不直通。

兰州古城南城门偏东,北城门偏西,二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

甘肃平凉城东城门与西城门不相对,二城门相错近20米,南城门与北城门之间的道路不直通,各到丁字街为止。

庆阳城东城门与西城门不相对,道路到丁字口为止,道路不直通。

高淳县城南城门与北城门不相对,西城门三门道路不直通。

华亭县城南北城门相错,差10米,道路不直通。

通州城东城门与西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道路规划都是弯弯曲曲的。

祥符县城南城门直通丁字街,北城门直通南部丁字街,二城门不相接,道路不直通。

溧阳县城南城门偏西,北城门偏东。

屯留县城南北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

淄川城东西南北城门各不相对,道路均为丁字形。

金华城东西城门不相对,四个城门的道路不直通。

陈留县城南北城门相错,道路不直通。

渑池县城东西城门相对,而南城门为丁字路。

三、城门不对称的原因

很多古城的城门不对称,城墙不方正,原因各不相同。

济南的“四门不对”,并不是人为的,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既是历史的延续(有的城门是在唐宋以来的城门基础上营建的),又体现了济南的特殊地理环境(济南境内泉水太多了,所以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和城门的布局)。

老济南城的南门位置源自唐代郭城的南门。

东门位置在东边偏北,是位置最偏的城门。这是因为济南城东南地势偏高,行洪水道窄,夏季洪水的经流量大。而城外东部地势仍然很高,洪水一旦聚集,就很容易冲破城门涌入城内。所以东门不能建在正东,而是建在了偏北、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

济南的东城墙也是曲折最多的一段城墙,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是因为这段地势复杂,为了迎合水势而建。

老济南弯斜的城墙照片

西门位置偏南,延续的是建于秦汉的历下古城。当年的西门对于秦汉时的小城而言是居中的,但对于后来的郭墙来说就偏南了。

北门位置偏东。北门的偏差,是因为最初是历水出郭处。唐代历水自舜井出,经流杯池北去又折东北出郭,最早构筑郭城的时候就地势留了一个历水出郭口,而未建正式的北门。到了宋代,现代的大明湖水域已经形成,北门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明湖出水处,依然是个水门。

济南古城四门不对城垣形制分析图

山东招远县城开始只有南北东三座城门,到了明代中后期为了方便进出,又增加了一座城门,但也没有开在西边,而是选在了东南方向,即云路门。

之所以会出现“城门有四却无西门”的现象,据县志记载是由于风水原因。当地县志中记载:“县龙左转,兑庚入首”,大概意思是从西边方向过来的山脉走势太急,直对城区。若开西门,出城就冲着山,按照古人观念这属于大忌。因此,招远县自建城起,就不设西门。

安徽芜湖、平凉府城等老城的设计是依据了“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原则。这是因为:城门不相对,敌人就不能快速占领全城;道路不直通,街巷弯弯曲曲,又多丁字街和死胡同,即使敌人攻进城内也找不着方向。这对镇守城池、保家安民都是十分有效的防卫措施。

正定古城的城墙轮廓呈“官帽形”原因,是当初建造城墙时,东南边有一位势力强大的将军阻拦,既不愿搬迁、也不愿被圈入一隅。这位将军联合村人抗争,当地政府只能屈服,所以正定城墙就在那绕村而建,形成了地缺东南的官帽形。

因此,不论是古代的城门、城墙,还是别的历史事宜,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凭自己的印象一概而论,这样很容易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与大家共勉。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