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今年几点抬?怎么抬才能鸿运当头?

21日迎来“二月二龙抬头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

今年的“龙抬头”

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年春节过后都会迎来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之说,“二月二”作为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一些与龙相关的习俗流传至今。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剪新春后的第一次头发,俗称“剃龙头”,以祈求开年有好兆头、全年有好运气。吃食也多以龙的部位命名,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饺子则叫龙牙。

“龙抬头”的“龙”是什么?

古人真的能在这天看到龙吗?

有人问,古人真的能在这天看到龙吗?当然不会啦~

之所以叫“龙抬头”,主要有两个原因:

从天文上看——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生动地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角宿作龙头,亢宿为脖颈,氐宿为胸膛,房宿为龙腹,心宿是龙身,尾宿和箕宿共同代表龙尾。”王科超说,“龙抬头”反映的就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

从节气上看——

农历二月初,正处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恰逢春季来临、新一年农事开始之时,人们为了向象征风雨主宰的龙敬祷祈雨,就有了“龙抬头”的叫法。

另外,民间又把蛇称为“小龙”。惊蛰前后,蛇、青蛙等许多动物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和“龙抬头”这个说法也相映成趣。

“龙抬头”几点抬?

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古人看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在日落后不久。由于存在岁差,如今人们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八九点才能看到“龙抬头”。

今年看到“龙抬头”的时间相对更晚,大约在晚上十点。王科超解释,除了岁差经年累月的影响,相同的恒星天象在一天中出现的时间与公历日期的早晚也有关系。同一颗恒星,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大约4分钟升起。今年农历二月初二对应公历日期2月21日,当天“龙抬头”时间比2021年3月14日的“二月二,龙抬头”晚一个多小时。

在农历二月初二之后的近两个月内,公众在晚上不同时间段可以看到“龙头”角宿从地平线升起的景象。整条“苍龙”从地平线升起需要约6个小时。公历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公众入夜后就能看到整个苍龙的“龙形”出现在夜空中。

“龙抬头”这天要做什么呢?

既然叫做“龙抬头”,习俗当然多和“龙”有关啦!

采 龙 气

从早上卯时(5点到7点之间),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人们希望能够吸到龙的气息,“龙威大发”。

吃 龙 食

为了讨个吉利,这一天的吃食名称多和“龙”有关,比如吃猪头肉称“挑龙头”,吃面条称“扶龙须”,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是吃“龙子”,吃春饼又称吃“龙鳞饼”。但无论吃什么,重视农事的古人都是在祈求新的一年顺风顺水,获得好的收成。

起 龙 船

“龙抬头”这天也是祭祀龙神的日子,古人们常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祈求事事顺利。

引 龙 回

“引龙回”的活动有很多,最有特点的是撒灰。人们从自家门口以草木灰撒一条龙到河边,再用谷糠撒一条龙引到家,意为送走懒(青)龙、引来钱(黄)龙,保佑人财两旺;从临街大门外一直撒到厨房灶间,并绕水缸一圈,叫做“引钱龙”;将草木灰撒于门口,拦门辟灾;将草木灰撒于墙脚,呈龙蛇状,以招福祥、避虫害。

敲 龙 头

为了避免受到惊蛰后毒虫的伤害,人们会进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比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这被形象地称为“敲龙头”。

放 龙 灯

沿河流湖泊的人们会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剃 龙 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这一天,儿童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也理发讨个吉利。


此外,古人认为,二月初二也是土地公的诞辰,这一天也被称为土地诞”或“社日节,人们会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另外,相传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旧时孩童在二月二日行“开笔礼”,表明准备开始正式学习。取“龙抬头”之美意,祝愿孩子学有所成。

“龙抬头,万物生。”

赶紧撸起袖子 迎接新的春天吧!

来源:中新网浙江分网(筹)综合中国新闻社官微、新华社官微、教育之江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张丹

往期推荐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