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挑食、偏食,特别是不爱吃青菜的现象,我用六招来搞定!

面对孩子挑食、偏食,特别是不爱吃青菜的现象,我曾经采取

360度全方位整合策略,主攻孩子对青菜或者其他食物的偏见,激发孩子健康饮食的内驱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第一招:种菜、浇菜,孩子来帮忙

每年寒暑假,孩子们去爷爷奶奶家或者外公外婆家,最喜欢去菜地里狂欢,拔拔草,浇浇水,看看哪颗青菜可以吃啦,哪个瓜可以采摘了,乐此不疲。

孩子们从菜地回到餐桌上,老母亲总忍不住再助攻,这就是你刚才浇的菜哦,嫩嫩的,绿绿的,多好吃呀~成功地让孩子从感情上接受了可爱的小青菜

不要小看了这助攻,适当的“蔬菜洗脑”帮助孩子加深对青菜的好感。

第二招:买菜,煮菜,孩子也别闲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孩子们没有机会参与种菜,但是我常常会带着他们去买菜,会让他们自己参与烹饪。

我喜欢带着他们去逛逛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一定是菜市场,而不是超市(因为一进超市,他们就会被玩具和零食吸引住了)。我会让孩子们挑自己最喜欢的青菜,他们总是喜欢做出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

比如四五岁的孩子就可以让TA参与择菜、洗菜、切菜的备菜流程中了,能够力所能及的参与劳动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也会冲刷TA对青菜的偏见,自己准备的青菜自己再不捧场,我们就可以为青菜打抱不平了。

我常常说:“因为我们准备了每一个人的青菜分量,假如你不吃这些青菜,它们只能倒进垃圾桶了,它们其实最想跑到你的身体里面给你提供能量,让你更加健康呢!”

用孩子能接受的、听得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直至他改变观念,对青菜产生好感,也有助于孩子养成爱惜食物的好习惯。

比如昨天晚上,我拌了一盘生菜,兄弟两疯狂抢吃。哥哥是埋头苦吃,弟弟是边吃边感慨:“因为妈妈煮的菜好吃,青菜有营养。”我确实是第一次听到弟弟对我说这句话,不知道是孩子他爸还是老师给他灌输的,总之老母亲心理简直乐开了花。

第三招:寻找同伴的影响

每年暑假,我会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小住一段时间,一群孩子在一起吃东西总是香的,甚至会觉得别人家的饭菜特别好吃。

我常常会肯定饮食习惯特别好的那个孩子,吃嘛嘛香,不挑食不偏食,吃饭时总是特别专注,看他吃饭,我都觉得好香啊!这个孩子确实长得高、精气神也好。我总忍不住肯定他一下。

边上上蹿下跳、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孩子立马不乐意了,也开始吧唧吧唧地埋头吃起来,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一个有正面行为的小伙伴对孩子的行为也不容忽视,因为后者也想跟上前者的步伐,也不甘落后。

在幼儿园里,假如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有意识地表扬爱吃青菜的小朋友,对不爱吃青菜的小朋友也是个激励。因为老师在这里强调了正面行为,肯定了健康的饮食方式,这有助于挖掘孩子的内驱力。

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多多沟通,假如孩子在学校一天呆的时间比较长,比如孩子可能一天三餐都要在幼儿园吃饭,那真的需要老师的正面引导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不指望幼儿园老师会特别照顾某个孩子,也不太现实。一个班级少十几个孩子,多则三十几个孩子,也就匹配三个老师。即使老师有心对某个孩子特殊照顾,但是大概也就多照顾一丢丢,因为可能忙不过来,还是要让孩子有主动意识。

第四招:重视绘本、动画片的力量

我不喜欢带着太强的功利心和孩子亲子阅读,但是我喜欢孩子自己从绘本里领悟到东西,能够融会贯通一些事情。

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晚上,弟弟吃面条,结果面条全吃光了,还剩下一些青菜,弟弟嫌青菜难吃,不肯吃。这时候我想起来《呀!便便》这本书上介绍的不吃青菜,大便就会变成石头一样,就会便秘。我就拿出书本再次向他重复这个知识点,他居然最终接受了,吃掉了所有青菜。

有趣的是,吃完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去拉臭臭,想看看自己到底会不会拉出香蕉便便,还是石头便便。

还有动画片,小猪佩奇有一集是关于土豆超人的故事,里面有一首儿歌

“水果、蔬菜、活力四射,每天都要吃五种水果、蔬菜“”。

”我们家弟弟对此印象极其深刻,我也常常在弟弟拒绝某样青菜的时候忍不住哼唱起来。有时候,弟弟还真被我逗得忍俊不禁,对碗里的青菜也没那么讨厌了。

孩子会从其他的绘本、或者动画片里获得灵感,明白自己是时候应该改变了。

第五招:披着蔬菜外衣的各种食物

孩子不爱吃青菜,我确实也从烹饪方法上进行调整,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几样蔬菜混搭的蛋炒饭,多种食物混包的水饺,披着南瓜外衣的包子、还有加入灵魂蔬菜汁、水果汁的面条、绿豆饼,除了费妈,这招也很管用,好歹我们认为孩子在营养上不至于失衡啦~

第六招:给孩子做选择题

正面管教》里提出:“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当孩子们不回应要求时,常常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在给出选择之后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权力。它向孩子进一步强调了一个事实:他们确实能有选择。年龄小的孩子缺乏能力承担很多的责任,所以给他们的选择应该更加有限”

比如关于吃青菜的问题,我们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比如:“你喜欢吃西蓝花还是胡萝卜。”假如孩子回答两个都不喜欢时,我们可以再给孩子两个选择:“你选择吃蔬菜,身体长得很健康?还是不吃蔬菜,就会可能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不好,可能便秘,可能身体不健康,可能生病了还要吃药打针。”在孩子做出选择的同时,把可能产生的后果明确告知孩子,孩子应该就会明白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前几天,哥哥班上开家长会,老师讲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对孩子的正面行为点赞是有保质期的,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会暂时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TA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又退回原位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再次挖掘孩子的正面行为,再次鼓励TA。直至孩子慢慢长大,心智逐渐成熟,不需要我们的辅助了。”

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会顿悟,什么事件、什么场景会触动到TA,TA什么时候会突然转变观念,我们本地有句话:“孩子的聪明花开了。”

因此,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对孩子觉醒意识的呼唤,也不要在旁人面前或者在孩子面前一直强调TA不爱吃青菜这个不好习惯,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杜绝其他人给TA贴标签。

#头条创作挑战赛# #萌娃成长记##家长百问百答#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