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地处长白山的通化如何以药突围

通化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医药大品种达31个,69户规上药企中有12户上市,是全国医药上市企业数量名列前茅的地级市

2019年,通化有5户药企跻身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通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围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金风 王昊飞 张博宇

地处长白山区的吉林省通化市,30年来“以药为要”持续发力,让偏安一隅的山沟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东北药谷。

从胃药领军产品“斯达舒胶囊”到风湿治疗热门之选“万通筋骨片”,从填补国内空白的“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到走在世界前列的“重组人白蛋白”,从“中国中医药之乡”到“中国医药城”,通化医药工业产值一路飙升甚至创下千亿元纪录,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医药大品种达31个,69户规上药企中有12户上市,成为全国医药上市企业数量名列前茅的地级市。

山中“采”出创业传奇

位于长春市东南方向约125公里的辉南县,有“长白山第一门户”之名,进入辉南便进入通化地界。一路驱车南行,越抵近通化市区,高速公路沿线的医药广告牌就越密集。

长白山与峨眉山、西双版纳并称“中国三大天然药库”,这里的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有560余种,可入药植物1300余种,人参、鹿茸、林蛙等“宝贝级”药材不胜枚举。

1958年,通化成立了第一家国营药厂,但医药并非通化传统产业。计划经济时代,这里最出名的产品是钢铁和葡萄酒——后者产销量曾占全国半壁江山。虽然坐拥天然药库千百年,但其市场价值长期止步于零敲碎打的民间采药买卖。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通化传统产业陆续遭遇瓶颈,而彼时国内医药市场尤其是中药市场逐渐升温。产业消长撬动资本流向,一些机关干部和国企技术人员纷纷下海,一时间兴办药厂在通化渐成气候。

李一奎原是通化白山制药三厂VC车间主任,因技术理念与管理层产生分歧选择离厂。赋闲采药期间,李一奎逐渐把目光锁定在人参上。1985年,35岁的李一奎靠2万元借款办起白山制药五厂,生产人参罐头、鲜人参王浆等产品。1988年,在得知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消息后,他抓住机会为登山队提供赞助。那一年,“通化鲜人参王浆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成为市场关注的标志性事件,一举成功带货300多万件。

多年以后,以通化白山制药五厂为核心组建的东宝药业,成为通化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旗下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其中重组人胰岛素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身边的鲶鱼效应,激发起民间资本的持续关注,也盘活了国企存量。上世纪90年代,通化药企抓住政策窗口期集中注册了大量药号,依靠中成药,通化医疗产业逐步壮大,目前3000多个药品文号中有2200多个是中成药。

经过近30年的市场淘洗,通化地区规上药企从峰值的114户精简到如今的69户。2019年,通化有21户药企产值过亿,5户药企跻身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名单。通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功入围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该集群有32户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企业、33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其中11户企业已发展为集团公司,创新企业数量占吉林全省1/3。

不翻烧饼接力跑

长白山资源宝库固然是打造药谷的天然优势,但区位的劣势也是通化药业发展壮大的桎梏。这座城市迄今未通高铁,6年前机场才通航,4年前才通过内陆港通关实现出海。与长期的交通瓶颈相伴生的,是人才与资本的外流风险以及外部资源进驻的踟蹰。

医药产业在东北山沟里异军突起,并一路“补不足而奉有余”,靠的是不翻烧饼的定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诚意、推进集群战略的合力。

对企业而言,立足一地谋长远发展,最担心的就是政策“翻烧饼”。自1995年正式确定实施医药城建设发展战略以来,通化市委换过多任主官,历任领导者都牢牢锁定医药主轴接力推进。

通化医药产业经历了两次转型升级:由以量取胜、以制药为主的初级业态,发展到科技研发 三产融合的中级业态,又逐步升级到如今集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医疗、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康体等6个板块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形态。

2015年,通化成立了包括6个专项推进组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当地先后出台了《通化市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近30项政策意见,支持产业发展、促进投资、加快创新。

在通化,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帮企业跑腿,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通化医药高新区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全国两个以医药冠名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记者近日在区内新建的医药健康创业园采访了解到,这里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容纳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企业50户,目前已有20户企业入驻,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近百个。

集群战略之下,通化已形成了域内药企错位发展,各擅其长,相互拱卫的格局。通化下辖两区四县,如今每一地企业的年度经济增长数据都堪称“医药当家”。包括在吉林省内横跨长春、通化两地的修正,东昌区万通二道江区的金马,通化县的东宝,集安市的益盛,柳河县的紫鑫,辉南县的长龙等,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通化东宝药业生产车间 中共通化市委宣传部供图

谋篇国际精进科技

40多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整体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据国家药监局统计,2017年我国药品工业销售收入为2.53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346倍。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医药产业聚集区呼风唤雨,地处东北的药谷靠什么拼未来?

谋篇国际。通化虽处山区,但正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也是我国向东南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窗口。2016年,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正式通关运营,借助辽宁丹东港实现出海,打通新的贸易航道,更为药谷进一步走向国际埋下伏笔。

“布局通化,谋局全球”是通化多家药企多年坚持的理念。东宝集团董事长李佳鸿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宝已多次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1998年,东宝自主研发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丹麦之后第三个能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目前,东宝在欧盟注册的重组人胰岛素Ⅲ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还与法国阿多西亚公司共同推进第四代胰岛素——超速效赖脯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与超速效胰岛素预混制剂的研究。今年1月6日,东宝集团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通化市中心医院签订临床试验协议,作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正式启动Ⅰ期第二阶段临床试验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在基因重组人白蛋白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精进科技。坚持自主创新,是通化药企着眼未来的共识。万通药业近年来组建了一支涵盖高技术、高学历的近百人研发队伍,研制出“关黄母颗粒”“甘芍胶囊”等数十种新产品。其中,“关黄母颗粒”是2018年全国仅有的两个获批中药新药之一。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通化大健康产业未来奠定了基础。”通化市市长李平说。2019年,通化在吉林省率先组建医药健康产业高端智库,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等24位国内医药健康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出任智库成员。□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