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三十不一般,乃是“中晦逢半除,三做五不做”,分别指啥

农历的五月即将结束,今年的五月是大月,五月三十是五月的最后一天,也是五月的“晦日”。老人说:今年的五月三十是“中晦逢半除,三做五不做”,是啥意思?三做三不做分别指啥?

五月三十有什么特点?

一、中晦逢半除

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为晦日,晦日的夜晚是看不到月亮的,正所谓“月尽为晦”。在一年之中,有三个重要的晦日,分别为正月的晦日为“初晦”,腊月的晦日为“尾晦”,尾晦也就是除夕,五月的晦日为“中晦”。

一年分十二个月,到了六月就进入下半年了,因此农历的六月初一就是“半年节”,也被称为“半圆节”。每到这一天,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人们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上面摆上各种瓜果,并用“斗”盛满新麦,贴上大红的“福”字,以祈求下半年风调雨顺。

妇女们则会用新麦磨面做成大馍,其形状为十二生肖,比如今年是虎年,就蒸一些虎形的大馍送给娘家,意思就是让娘家人也尝一尝自己家新收的小麦,有些地方则是将馍蒸成大雁的形状,送给娘家人,这种习俗就是“送雁馍”。

俗话说:“六月初一过小年,家家新麦送雁馍”,此时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年也已经过去一半了,人们除了庆祝丰收之外,也会祈求下半年风调雨顺。六月初一是下半年的头一天,与正月初一相互对应,所以五月的晦日也就相等于上半年的除夕,简称“半除”。

二、四废天地击

今年的五月三十也就是五月的晦日,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晦气聚集之地。那一天是丙午月的壬子日,子午相对,午月的子日也就是“破日”。就像是月份的力量被撞破了一个窟窿一样,其力量就会往外流走,因此也叫“大耗”。

五月是夏季的仲月,丙午月又代表着夏季最强的火气,而壬子日则代表着最强的水气。壬子纯水到了夏季的纯火之月,两种力量就会相互争斗,彼此消耗而变成废日。所以夏季的壬子日就为“废日”,为五行无气之日,也被称为“四季荒芜”之日。

在四季的废日之中,以子月的丙午日和午月的壬子日力量最强,所以今年的五月三十即是晦日,也是废日,水火相对,又成了“破日”。午月的建日为午,月厌也是午,那么丙午月的壬子日就是阳建挟丙而击壬,月厌居午而击子,被称为“天地击”日。

同时天干壬水压制丙火,地支子水压制午火,上下相对,天地相对。与月厌相对的地支就为厌对,午的对面为子,因此今年的五月三十很不一般,与十一月二十六的壬子月丙午日一样,今年只有这两天,并且五月三十又逢晦日,其力量更强。

“三做”指的是哪三样?

一、除晦

晦日最主要的习俗就是除晦,而中晦与除夕一样,将上半年所有的不顺驱逐出去,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下半年的到来。唐代时,人们除晦的主要习俗就是去河边洗漱,借着流水送穷除晦。有诗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晦日湔裾俗,春楼置酒时”,“湔裾”也就是去河边将裙角放入水中沾湿搓洗,寓意着让流水带走晦气。五月三十为中晦日,要将衣服洗干净,将家里打扫干净,将上半年所有的不如意留在晦日之前。

二、祭灶

人们所食用的食物都是从灶台里做出来的,夏季天气炎热,最需要的就是将灶房打扫干净,以免细菌滋生。在民间习俗中,灶王爷就相等于玉帝的耳目,动不动就会上天告状。其实灶王爷并不是只有腊月二十三才去见玉帝,每个月的晦气和庚申日也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俗话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说的就是灶王爷。虽然灶王爷的地位不高,但却能直面玉帝,因此人们对灶王爷是又敬又怕。《抱朴子》中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告人罪状。大者夺纪,小者夺算”。

五月三十是上半年的晦日,也就是人们祭灶的节日。就算不祭灶,最起码要将灶房打扫一遍。

三、洗漱

“除晦”和“祭灶”只是外在的干净,而内在的干净最为重要,也就是以“沐浴”的方式将自己洗干净。并且要“心静”,也就是《礼记月令》中所说的:“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

“五不做”分别指啥?

由于五月三十是五月的晦日,也是废日,还是大耗和破日,丙午月的壬子日,天地相对,水火相对,又是厌对之日。是一年中很少见的日子之一,所以“五不做”分别为:不远行,不嫁娶,不同房,不盖房,不下水等。

所谓“不出”包括人不出,财不出,物不出,因为废日又大耗,容易损耗。总之今年的五月三十为除晦送穷之日,相等于上半年的除夕。

阅读剩余
THE END